绍兴家教网 绍兴家教 绍兴家教中心 绍兴钢琴家教 绍大家教
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。根据深化教育改革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,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创新意识,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行为习惯。本人就这一课题作了初步探索。 一、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内容 1.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:“发明千千万,起点一个问。”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,而好奇、质疑正是儿童的天性。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,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,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、敢问的习惯,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,并逐步培养了会问、善问的思维品质。 2.培养学生手脑结合,注重实践的习惯。 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,培养学生手脑结合,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,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,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,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。 3.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。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,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、发散思维、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思维形式。 4.培养学生整理知识,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。“创新”需要扎实、牢固、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作基础。创造性学习的习惯这四项内容,它们都是以思维为核心,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渗透、相互融合,并且呈螺旋形上升态势。学生在学习中凭借原有知识去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,激发了探究知识奥秘的欲望;在实践中,手脑结合,大胆实验或验证;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,找到各知识点的连接点,便于日后提取、删除、归并,进入新的实践、探究过程。如此循环往复,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完善,有利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快速、准确地找到知识的分叉点与联接点,从而提高学习能力,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新颖独特、突破常规和灵活变通的创新意识。 二、优化操作过程,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养成 1.注重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的氛围。要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,必须让学生置身于有着浓厚创新意识的氛围之中,注重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,把看来似乎是枯燥、抽象的问题通过创设情境、变换形式,使其具有趣味性、思考性、应用性和开放性。 2.放手让学生在自己活动的天地里自主参加实践活动。 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养成过程中离不开一次次的实践活动,教学时要防止对学生太多的“干涉”和过早的“判断”。学生的创新正是在不断尝试、不断纠正中逐步发展的。如果怕学生犯错而在教学中“小心翼翼”地把实践步骤分得很细。以纳入教案轨道,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和尝试失败后内疚与挫折的情感体验,结果只会使学生疏于动手,怯于尝试,干什么都束手束脚,创新意识又从何谈起? 教学中应给学生创设一些易“犯错”的“机会”,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。综上所述,让学生在自己活动的天地里自主参与实践,不但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,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尝试动手的乐趣与解决问题的快乐。
上一篇:
绍兴家教_绍兴一中信息学兴趣小组学生再受清华大学等名校关注
下一篇:
绍兴家教网_爱钻研的竞赛生
|